大学生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文化润育的构想

发布日期:2017-04-12                               作者:                          浏览次数:

大学生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文化润育的构想

                 

李大健  黄芬

原载《社会科学战线》2015年第8期

摘  要: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与文化教化密不可分。因为大学生无时无刻不沉浸陶冶于大学校园文化精神之下。所以,大学生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培育的路向应是:以校园观念文化润育人、以民族传统文化润育人、以学生群体文化润育人、以教师人格文化润育人、以物质环境文化润育人。

关键词:大学生;民族精神;时代精神;大学校园文化

大学先进文化的辐射源、传播者和创新者,大学校园文化是大学的生命体征、精神原动力。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弘扬、培育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主旋律。“文化承载精神,精神体现文化。校园文化,就是校园的‘环境’,就是校园的‘氛围’,就是校园的‘生态’,就是校园中弥漫着的文化精神,乃至可以说是学校的灵魂。”“大学文化对学校所有成员尤其是对学生具有现实影响和潜在影响的所有文化要素包括:价值观念、理想信念、思维方式、道德情感、传统风气、生活方式、心理氛围、人际关系、行为规范、学校制度、物质环境等。”大学生生活在校园,无时无刻不在大学校园文化的润育之中,无时无刻不沉浸陶冶于大学校园文化精神之下。可以说,大学校园文化是培育大学生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重要的隐性和显性课程,它可以将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无孔不入地渗透到大学生的精神生活领域,渗透到大学生的心理、观念和行为之中,产生“蓬生麻中不扶自直”、“入芝兰之室久而自芳”的教育效果。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改变着自身的思维方式、行为习惯、价值取向和审美情趣。因而大学应着力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以形成“文化自觉”,实现“文化引领”,充分发挥其在大学生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培育中的浸润之力,取得理想的育人效果。

一、以校园观念文化润育人

观念是人的灵魂民族价值观念是民族智慧的结晶是民族灵魂的庞大载体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依赖是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核心是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形成和发展的动力支撑。大学着力构筑舆论攻势,营建涵育载体,匡正校园   观念文化导向,引导学生以真善美为出发点,自觉抵御西方腐朽价值观念的入侵,构建先进的民族价值观念。

1.舆论引领

优化的宣传舆论环境,“它像风一样无影无踪,却又像风一样有力而不可抗拒:东风一吹,草木皆绿,百花齐放。”能让人在感悟与体验中催化情感,激发内部因素,促使的精神境界为之升华。大学应发挥校园传媒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引领作用,以校报、党报、团报、宣传橱窗,校园广播系统、校园闭路电视系统、校园局域网系统等媒介为载体建立自己的“立言”阵地,生成媒介舆论,形成“舆论环境”,用强有力的舆论攻势张扬、强化、巩固校园文化阵地,助推高品位的观念文化不断地“化人”、“富人”,促进学生的自由全面发展。尤其是应充分发挥网络的作用,建立弘扬、培育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专题网站,把民族传统文化史、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典籍、艺术作品、文化艺术科研成果和历史文物简介等制成数字化产品,实现网络文化与民族文化的有机融合,科学搭建培育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传播平台,亮出舆论观点,以旗帜鲜明地向大学生昭示提倡什么、支持什么、鼓励什么、反对什么,创造一种新型的、积极向上的价值观、道德观、交际观、行为方式和集体舆论氛围,使学生在思想观念、价值取向上与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倡导发生认同,从而实现对其精神、心灵、人格的塑造,增强分清是非荣辱、明辨善恶美丑的能力。需注意的是,大学校园媒介舆论引导应重在“熏陶”,当然,舆论熏陶区别于文化熏陶、直接教育引导等,这是因为它既是直接的又是潜的,更是全方面全时段的。大学应避免通过校园传媒舆论对学生施加强制性文化的影响,努力做到使学生没有意识到在接受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教育的情况下却受到了毕生难忘的教育和影响,这种在潜移默化过程中所受到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教育往往具有滴水穿石的作用。

2.理念涵育

理念是人们对事物理性的认识,它是一种价值取向,是文化形成的基础和构成单元。校训、校歌校徽、校标是学校办学理念的集中体现大学主要应精心制作校训、校歌,确定校徽、校标,凝练先进的办学理念,以此来涵育学生的心灵。这就要求大学在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过程中,把大学生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培育同校训、校歌、校徽、校标的建设及弘扬其文化内涵紧密地结合起来,并在个性化、特色化上作文章。要将校训、校歌、校徽、校标的精神内涵扎扎实实地渗透进、贯穿到学校的各项工作中,将中华民族精神熔铸于大学生的精神和品格之中,引导学生发愤学习、奋力拼搏、学有所成、报效祖国。从而使校训、校歌、校徽、校标建设成为培育大学生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一个重要载体。大学在制作校训、校歌、校徽、校标时应注重以下三点:一是校训、校歌、校徽、校标的建设要着意于弘扬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以培养学生探索求真的理性精神、忠于真理的求实精神、开拓进取的创新精神、勇于批判的怀疑精神、竞争协作的包容精神执着敬业的献身精神,促使学生树立对人的生存意义和价值的正确态度,学会对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的辩证思维。二是校训、校歌、校徽、校标的建设要着意于弘扬不屈不挠、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以培养学生愈挫愈勇、坚韧不拔的意志,使其敢于迎接各种挑战,能经受任何风浪的考验。三是校训、校歌、校徽、校标的建设要着意于营造有利于创新人才脱颖而出的文化氛围,以使校园文化充满勃勃生机与活力,使其所熏染的校园环境成为广大学生个性发展的广阔天地,促使大学生做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践行者。这里需特别强调的是,校训应是办学理念的高度概括,是大学精神的深度凝练,更是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具体体现。大学要把弘扬校训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结合起来,将传统文化中的积极因素贯穿于整个育人理念之中,以长出属于自己的精神之树。国内不少大学在其长期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校训,像清华大学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北京大学的“自由平等,民主科学”,复旦大学的“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上海交通大学的“饮水思源,爱国荣校”,北京师范大学的“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华中科技大学的“明德厚学、求是创新”,南开大学的“允公允能,日新月异”,等等,这都是彰显各自个性的、宝贵的精神财富,具有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

3.榜样激励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是最富有模仿性的生物,人的大部分行为是模仿行为,而榜样则是模仿行为发生的关键。榜样激励就是用先进人物的优秀品德激励、感染、影响受教育者,使之形成优良品德的一种方法。开展对榜样的学习和仿效活动,可以使先进的受到激励、平庸的受到推动、后进的受到震动,从而达到净化心灵、塑造人格、教育自我的目的。在大学里,榜样能为学生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培育过程提供行为示范,因此,大学在校园精神文化建设中,要特别注重塑造真实感人、符合培育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要求的榜样。近些年来,在大学生群体中涌现出了一些优秀个体,如怀化学院的洪战辉、华中农业大学的徐本禹、中南大学的刘路、湘潭大学的文花枝杨怀保、武汉大学的黄来女天津工业大学的徐伟长江大学的赵传宇、新疆大学的艾尼·居买儿等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这些大学现实生活中的榜样对当代大学生起到了巨大的激励作用。这正是通过把道德观点和行为规范具体化、人格化,使其形象生动且有极大的感染力、吸引力和鼓舞力,从而对大学生产生人格感化效应。大学在选择榜样目标时,还应该注意选择贴近学生的各种层次、各种类型的先进典型,不能一味追求令人望而生畏的“高、大、全”的典型。榜样是时代的产物,而他的价值也在于时代的需要,大学应该紧跟时代的步伐,树立新时代新形势下的榜样。要把榜样看作是多样的、变化的存在,而不能将榜样固化和角色化在某几个特定的个体身上,尤其应注意在本校学生中发现、培育典型,寻求能与大学生形成情感共振和共鸣的榜样,实施“身边的榜样激励工程”,对校园中涌现的优秀人物要及时大力宣传,使良好的风气在大学校园中得到弘扬,并使其成为大学校园中占主导地位的风尚,从而诱发、激活、强化学生的情感指向。

只有扶正祛邪,扬善抑恶,匡正校园观念文化导向,才能使大学生在和谐的精神气氛中,在春风化雨般的滋润下,提高思想认识,解决深层次的思想问题,形成良好的道德风尚和先进的民族价值观念。

   二、以民族传统文化润育人

“在我们这样一个有着悠久文化传统的文明古国,我们的文化积淀是有利于建设文化软实力的。关键是,我们要继承我们文化中的优秀部分,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文化传承在这里就显得格外重要。文化传承,不仅是文化知识的教与学,更重要的是文化信念、文化理想的培育和提升。”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发展进程中创造了灿烂辉煌的中华文化,形成了巨大的传统文化宝库,这是大学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的本源和主旋律。大学深入开展民族传统文化教育活动,且在其活

动设计上要注意烘托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努力弘扬以儒家思想为主体的古代精神文化,以爱国主义为主线的近代精神文化。

1.以课程为平台施教

大学应将传统文化教育作为学生的必修课程或者选修课程,以学分制的形式列入教学大纲,纳入学校课程体系,为学生系统、准确、深入地学习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提供必要的课程平台。一方面,大学应在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对大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主渠道作用的同时,增设有关民族传统文化方面的必修课,从而深深扎根于民族传统文化的沃土之中,充分开发利用儒家传统道德文化中蕴涵的丰富资源,将优良道德传统与时代精神紧密相融,以便更好地培育德才兼备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人才。如可给非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学生增设《中国哲学》课、给非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增设《大学语文》课;又如给建筑、园林、规划、设计等专业学生,开设“中国建筑史”、“中国园林艺术史”、“中国绘画史”等课程。学生在加深对专业知识内涵理解的同时,也能从中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另一方面,大学应结合各学科专业的特点选择相关民族传统文化的内容,开设选修课,作为必修课的有益补充。无论文、理、工、农、林、医科都应加大民族传统文化选修课的力度,深入挖掘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特质,用以铸就大学生的精神品质。如可开设《中国戏曲欣赏》、《中国古曲鉴赏》、《中国书画艺术》、《中国古典文学》、《民族关系导论》等课程,供学生选修。从而使学生跨越时空,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对话,增强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信心,增强爱我中华的民族意识,并立志在传统与时代的统一中传承、光大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2.以讲座为平台施教

柏拉图在《理想国》中谈到文艺教育时指出:“我们必须寻找一些艺人巨匠,用其大才美德,开辟一条道路,使我们的年轻人由此而进,如入健康之乡;眼睛所看到的,耳朵所听到的艺术作品,随处都是;使他们如坐春风,如沾化雨,潜移默化,不知不觉之间受到熏陶,从童年时,就和优美、理智融合为一。”相应于此大学在对学生进行民族传统文化教育时,应多措并举营造浓厚的润育气氛,除了以课程为平台施教外,还应以讲座为平台施教,如举办有关探讨中国茶文化、酒文化、饮食文化、节俗文化、服饰文化等文化习俗的文化讲座;举办诸如“人为何要遵守五伦大道”、“礼在人际关系中的运用”、“传统文化与幸福人生”、 “为什么要学《弟子规》”、“老子及道家思想”等传统伦理道德方面的文化讲座。使学生感受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文化气韵,让学生走进传统文化,学习“仁民爱物,和合宽容”的思想精神、“尊道贵德,求真求善”的思想精神、“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思想精神、“利民裕民,民为邦本”的思想精神、“发愤忘食,乐以忘忧”的思想精神、“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的思想精神等。特别是当前,我们应教育学生对“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精神、“天人合一”的生存法则、“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及“以和为贵,和而不同”的和合思想、“扶正扬善,遵守信义”的社会美德等进行合理的吸收,并结合新的实际而发扬光大。要“用‘尚公’、‘公忠’观念强化学生爱国情怀,用‘刚健’、‘自强’准则激发学生进取斗志,用‘宽厚’、‘仁爱’美德滋养学生宽容人格,用‘尚中’、‘贵和’思想培养学生中和意识,用‘贵生’、‘乐生’胸襟唤起学生生命觉醒。”

总之,大学要通过课堂的深入浅出、循循善诱,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入耳、入脑、入心,使大学生内化之后产生一种自觉热爱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行为,以此来消除他们对外来文化的盲目崇拜,增强他们的民族向心力和凝聚力,同时反对民族虚无主义、民族分裂主义、民族沙文主义和民族保守主义等落后的民族意识,最终使中华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在新一代的大学生身上得以继承和升华。

   三、以学生群体文化润育人

社团文化和节庆文化学生群体文化的主要载体,是催生大学校园文化特色的重要因子。因而大学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积极探索社团文化和节庆文化建设的有效途径,着力活跃学生群体文化氛围,以形成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养成教育的良好格局。

1.活跃社团文化

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培养要取得实效,尤其要重视发挥大学生社团的作用。社团活动能活跃大学生日常文化生活,发挥着潜移默化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教育效用。在社团活动中,学生处于主人翁的位置,具体活动的策划、组织都是以学生为主体完成的,学生主动参与意识、团队意识在这一过程中得到加强,在各种活动中实现“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从而达到深刻体会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内涵的效果。大学应根据学校传统、学科和专业特色、地域文化的特点,积极开展以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教育为核心的,形式多样、健康向上的社团文化活动。(1)人文系列型活动。大学生大都向往自由浪漫情调,他们希望在紧张的学习之余,能够轻松享受课余生活,感受高雅文化艺术的魅力。大学可通过文化艺术节、读书读报会、文化沙龙、名人讲坛、诗会、演讲会、演唱会、报告会、朗诵会、书画展等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民族传统文化、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教育,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主旋律。使大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熏陶、启迪和感染。如开展校园读书读报活动,重点学习中国历史、中国文学、中国哲学、中国艺术、中国科学技术史;开展民族服饰展示、民间艺术创作展示、民族英雄故事会、民族器乐演奏会、广场民族声乐舞蹈晚会、民族团结有奖知识问答民族团结趣味运动会等活动,重点感受中国民族文化的悠久与灿烂领略中国民族文化独特神韵。这些均能激发学生的民族自信心、自尊心和自豪感,促使其确立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不息的远大志向。(2)科技创新型活动。大学要大力开展融科学性、学术性、创新性为一体的科技学术文化活动。如可以举办“教授博士论坛”、“教师科技报告会”、“国内外著名专家学术报告会”、“大学生科技论文大赛”、“创业计划大赛”、“小发明、小制作成果报告会”、“产学研成果报告会”、“科技创新优秀毕业生报告会”等活动。要充分挖掘科技创新活动中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内涵,帮助学生深刻理解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引导学生积极探索,开拓进取,勇于创新,努力培养其求知上进、知难而进的品质,持之以恒、坚韧不拔的毅力,严谨细致、一丝不苟的作风。

2.活跃节庆文化

在我国众多的传统节日中,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和重阳节具有广泛性和代表性,是我国重要的民族传统节日中央精神文明办公室在《关于运用传统节日弘扬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的意见》中明确提出:我国的民族传统节日凝聚着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情感,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和思想精华,是维系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的重要精神纽带。“五四”“七一”“八一”“十一”等革命纪念日,都是在中国革命进程中具有特殊意义的历史纪念日民族节日革命纪念日的本身其实就是一种文化一种精神、一种凝聚力。民族传统节日革命纪念日,不但有其深邃的民族文化内涵,而且它是先进民族文化的大众表现形式和有机载体;它往往蕴含着伟大的民族精神,传承着民族的特色文化,凝聚着民族所特有的向心力和亲和力。传统节日革命纪念日为大学生提供了一个与传统对话的平台。学生在参与各种节日文化活动中,能更深刻地感受到民族传统文化超越时空的强大生命力、凝聚力和感染力,更容易在潜移默化中受民族的价值观念、伦理道德、思维方式、审美情趣和风俗习惯感染和同化,唤起自身对民族文化的归属感、尊严与荣誉感。因此,传统节日革命纪念日能有效丰富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教育的内容,是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教育的重要途径

春节期间大学要安定团结、欢乐祥和的喜庆空气学校领导和教师要在普天同庆、举国欢乐的节日氛围中,通过与学生共吃团年饭、参加学生春节茶话会等活动,对留校学生进行共产党好、改革开放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好的主题教育;清明节期间,要在学生慎终追远、缅怀先烈的情怀中,对其进行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中国人民艰苦创业、奋斗不息的精神教育;端午节期间,要指导学生开展深切缅怀伟大爱国者屈原的系列活动进行爱国主义的主旋律教育;中秋节期间,要进行中华民族四海同源、全球华人共兴中华的民族大义教育;重阳节期间,要突出敬老孝亲的主题,进行弘扬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教育

“五四”“七一”“八一”“十一”等革命纪念日期间大学要感恩、学会奉献、立志创业为重点,紧紧围绕铭记历史、奉献青春、回报社会”三个方面,重点加强对大学生的革命传统教育和创业能力培养。一是教育引导大学生始终牢记共产党人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流血牺牲的艰辛创业历史,扬革命传统、永葆进取精神;二是深入推进大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四进社区”、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等主题活动;三是持续开展让青春在创业中闪光教育活动,引导大学毕业生摆脱传统就业观念的束缚,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长,结合社会需要发挥主观能动性,自主创业,以自己的智慧和胆识闯出一番新天地。

每一个传统节日和革命纪念日都有不同的主题,大学要把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教育融入进去,推动传统节日和革命纪念日教育进教材、进课堂进校园、进头脑;要通过组织举行纪念活动,深入挖掘这些传统节日和革命纪念日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内涵,引导学生强化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养成教育,使学生不忘祖国的昨天,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激发爱国热情,从而促进爱国主义教育向纵深发展。

   四、以教师人格文化润育人

教师人格文化是存在于教师内心深处的理念、价值观、行为方式、精神风貌的综合体现,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不但是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倡导者、传播者,更是实践者,教师应承担起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标杆的使命。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思想观念、道德觉悟、价值取向对学生会产生强烈的精神感召力。比如,蔡元培“兼容并蓄”的宽广胸怀,陶行知“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博爱和奉献情结,范文澜“板凳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半句空”的求实精神等等,都是在一代名师身上体现出的具有强烈时代意义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这强调了教育者的示范作用。他还说:“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论语·颜渊》)行教化就如风过而草偃,风怎么吹,那草就跟着怎么倒。所以在人世间行什么样的教化,对人类来说是很关键。前苏联教育学家乌申斯基说:“在教育工作中,一切都应建筑在教师的人格的基础上,因为只有从教师的人格的活的源泉中能涌现出教育的力量。任何规章、任何教学大纲、任何人为的机构,不论设计得如何奥秘,都不能在教育工作中代替人格的作用。”显然,教师人格文化本身就是一根标杆、一面旗帜、一方坐标、一本无字的教科书,教师人格文化的影响本身就是一堂无形的教育课。教师人格文化具有不可抗拒的渗透性,学生在与教师接触交往中,可以不知不觉地认同其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从而形成与教师臻于一致的精神品格。

“当受教育者并不感到有一位教育者站在自己面前的时候,他能受到最好的教育;当教育者能使受教育者并不感到自己是在受教育的时候,教育者进行了最成功的教育。”教师人格文化便能达到这种润育人的神奇效果。因此,大学只有努力造就一支政治坚定、品德高尚、作风正派、业务过硬、为人师表的教师队伍,伟大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才能在大学教师身上得到发扬和光大,并且通过其言传身教影响和带动广大学生,形成教师率先垂范、学生积极跟进的良好局面。

笔者认为,大学要形成良好的教师人格文化氛围,关键是教师要不断地进行自我教育,强化个性修养。教师的个性修养主要是指教师在工作中表现的态度和行为方面的比较稳定的品质特征。而自我教育是教师强化个性修养的有力手段,正如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所说:“教育者和教师必须在他自身和在自己的使命中找到真正的最强烈的刺激;对他来说,把自我教育作为他终身的任务乃是一种双重的和三重的神圣责任。”首先,教师要养成良好的道德人格。前苏联教育家克鲁普斯·卡娅指出:“一个深受学生爱戴的教育者所说的话,比一个与他的格格不入的受他们鄙视的人所说的话,他们接受起来是完全不同的;从后者口中说出来的即使崇高的思想,也会变成可憎恨的东西。”前苏联教育家加里宁也曾指出:“一个教师必须好好检点自己,他应该感到他的一举一动都处于最严格的监督之下。”大学教师应努力提升自己的伦理道德素质,应确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要诚实、公正、人道、宽宏大度、谦让容忍,不摆架子、耍态度、逞威风,应通过自觉的道德养成实践,把外在的道德观念、道德规范、道德榜样转化为内在的道德良心、道德信念、道德需要,不断唤起和强化自身的道德良知,从而将“平凡之中的伟大追求,平静之中的满腔热情,平常之中的强烈责任感”融会于职业实践中,以增强教育工作的感染力、说服力、凝聚力,形成强烈的道德人格责任感和自我评价能力。其次,教师要养成良好的学术人格。学术人格是学识魅力与人格魅力的有机统一。“业精堪称师”,学术水平是教师职业生涯中的核心。大学教师应成为“长明灯”,不应作为“蜡烛”燃尽,要淡化功利性,以“十年磨一剑”的精神,以甘坐十年学术冷板凳的勇气和信心,使自己的“一桶水”常满常新,充分展现其学识魅力。“只问耕耘,不问收获,自然有收获”,说这句话的杨祖佑校长带领美国加州大学圣塔巴巴拉分校创造了一个奇迹——过去8年中,涌现了5名诺贝尔奖获得者。当被频频问及成功的秘诀时,他的回答出人意料又意在其中。因而大学教师要反对急功近利、弄虚作假、投机取巧等不良学术风气,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在知识的海洋里纵横捭阖,为学生树立精神标杆。

   五、以物质环境文化润育人

德国哲学家黑格尔曾说:“助成民族精神产生的那种自然的联系,就是地理的基础,……是‘精神’所从而表演的场地,……是一种主要的、而且必要的基础。……这地方的自然类型和生长在这土地上的人民的类型和性格有着密切的联系。”这种生存环境打下的烙印,并不会随时间的流逝而消失,一种精神、一种意识一旦形成,在人们的头脑中很难抹去它的痕迹。日本核物理学家石田英一郎说过:“民族性一旦形成,它的变化就像核性格一样需要几万年的时间。”校园物质环境文化,主要指对校园内可见可触的客观存在物,如学校所处的自然环境、建筑物的布局及造型与色彩、教学设施的配备、卫生管理与秩序、花草树木、雕塑、牌匾、壁挂、图书资料、校园网络等进行改造和完善,以有利于对学生进行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教育。校园物质环境文化是校园文化主体有目的活动的产物,是自然环境人化的结果。其构造和设计是人的民族意识、创新意识、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审美观以及心理倾向、思维方式、自我意识作用于物质文化的结果。因此,校园物质环境文化是大学精神的固化载体它不仅能满足人们的实际用途,而且传递着文化的信息。好的校园物质环境文化是一种艺术,给人以积极向上的精神熏陶。校园物质环境文化建设是教育理念的一种物化。欧洲古老大学建筑的高贵、典雅,绽放出璀璨夺目的光辉,凸显了昔日文化精英的严谨、厚重;中国书院建筑的古朴、清幽,绽放出博大精深的神韵凸显了古代文人的儒雅、沉稳。一代代学子均能从这些积淀着深深的文化底蕴的建筑物中获得顿悟。

因而,今天中国大学的物质环境文化建设主要应从两个方面提升其品位:一是要增厚其民族文化意蕴。可以在校园建设中丰富具有民族特色和时代特色的元素,宏阔、大气、恬静、精致以及“美丽中国”、地域风情等应成为重点关注的审美倾向;同时,亦须考虑增添其端庄、严肃、高雅、神圣的权威感、敬畏感,应在主体建筑群中适当附加民族英雄人物塑像、学术大师塑像、显示学校个性的标志性景物及装饰物等,以突出其教育学术领地的特征;还应考虑融入统筹规划、生态文明、科学发展、永续发展等理念。从而努力营造出民族特色型、地域文化型、素质教育型、学术研究型、绿色生态型的大学校园景观空间体系,使之吻合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二是要体现其人文精神特质。校园物质环境是人文精神的一种载体它承载着大学的文化传承、科学精神和求善唯美的价值取向在大学校园物质环境建设中融入人文内涵、彰显人文精神,有助于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教育。大学校园的物质环境建设应体现出“以教师为本,以学生为本,以发展为本”、“一切为教学科研服务一切为培养人才服务精神旨归。如可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专业特点、知识水平及民族成分布置走廊、教室、礼堂、活动室,各种设施的摆放,墙壁上的标语、格言、警句、名人画像以及板报、宣传窗等物质方面都要精妙安排,要在“人文”、“人本”、“人和”六个字上下功夫,使之科学、协调、美观,处处洋溢人文精神特质,以利于学生开阔眼界、启迪思维、丰富想象力和创造力,在潜移默化中增强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诚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孩子在他周围——在学生走廊的墙壁上、在教室里、在活动室里——经常看到的一切,对于他的精神面貌的形成具有重大意义。”

大学校园物质环境文化建设不仅仅是建设一个漂亮的、现代化的校园,而更应该是在建设或改造的过程中,找到校园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最佳结合点,使校园物质环境富有灵性,体现和反映人的价值目标和审美取向,融入丰富的德育因子,充实育人因素,切实发挥校园物质环境文化特有的培育学生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作用,进而让大学校园真正成为大学生的精神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