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疫期间,马克思主义学院各教研室大力推进思政课的改革创新,坚持以问题为导向,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积累了丰富教学经验,并形成了可供推广的举措,在全校产生了较大反响。
一、基本经验
一是教学形式要有新包装。课堂教学避免纯粹的理论说教和抽象的文字表达,运用快课软件我们自己制作视频、动漫、动画和快课等,将抽象的理论感性化处理,教学效果显著。二是教学内容上要有新配方。大量融入时代元素,与时俱进,从抗疫故事中和行动中选取素材穿插在教学中,有针对性地对学生开展生命教育、生态教育和法制教育,引导学生理性客观地面对疫情,培养学生的感恩之情、爱国之心和报国之志。三是教学过程要有新工艺。课前发布学习任务,指导学生预习初学,课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与学生互动讨论交流,巩固知识提高能力。课后通过实践任务增强学生的体验,达到内化吸收的效果。
二、推广措施
1.教学理念上,运用多元化、可视化课程资源,以学生线上线下自主学习为主、以教师线上教学和答疑为辅,以任务点为引导,侧重知识拓展、问题分析、理性思辨,结合多样化考核方式,综合评判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课程成绩。
2.课程建设思路上,基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性质特殊,采取集体建设课程、分别管理学生的模式,兼顾集中与民主。
3.课程建设原则上,坚持四方面的要求:严守政治纪律;遵循教材又不拘泥于并超越教材;课程资源注重多元性,又有原创性;学习任务设置有多样性,又兼具挑战性。
4.教学方法上,重视多种方法的运用和结合,重点采用专题教学法、任务驱动教学法、案例教学法、比较教学法。
5.教学过程中,环节明确清晰。(1)课前有充分准备,做到有计划、有准备地开课,使学生在有明确学习任务目标的基础上开展学习。(2)课上有严格管理,做到多元、多样化任务推动学生学习。借助录播、主题讨论、课堂作业、随堂测试、速课教学等多种方式推动线下学生自主完成任务点、线上师生联动纵深研讨。(3)课后有适时反馈,做到及时、准确地督促学生。采取课后教学总结、学生学习记录、每周学习情况通报、课后答疑与督促四种方式,及时总结学生学习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