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新时代大学生,自觉践行习近平总书记生态文明思想,以实际行动守护好一江碧水,既是使命,更是责任。”10月24日,在学院组织“守护好一江碧水”专题移动思政课上,学科教学(思政)专业硕士研究生何家栋说。
在“守护好一江碧水”展陈馆,师生沿着“长江:母亲之河”、“习近平总书记情系长江”、“守护好一江碧水”、“逐梦·人类文明新形态”等四个篇章,在讲解员的带领下,近距离感受“洞庭三宝”:江豚的微笑、麋鹿的倩影、候鸟的欢歌等一系列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场景;通过多媒体场景互动,让师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到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真理力量和实践伟力。
本次移动思政课特别邀请君山区委常委、宣传部长朱平为学生主讲君山区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具体实践。朱平介绍了君山区自然、人文方面的大致概貌及优势特色,对君山区近年来文化建设和生态建设工作进行了详细讲述及未来展望。既有政治理论性的高度,又列举了大量君山区实际特色的生动案例,为参加活动的师生上了一堂别开生面的“思政课”。
在华龙码头原址,同学们沿着当年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足迹,在院长鲁涛、青年博士粟锋带领下,开展了关于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移动思政课学习。鲁涛在讲解中表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有四个特点:彰显鲜明人民立场、彰显浓厚家国情怀、彰显厚实文化底蕴、彰显真诚世界关怀,要深入学习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自觉做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和模范践行者。粟锋博士梳理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形成过程,讲述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三个主要来源,即马克思主义、中国传统哲学和当代西方生态哲学。在课程的最后,对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战略定位、建设目标和支撑理念进行了阐述。
活动现场还举行了湖南理工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基地挂牌仪式。学院党委书记黄剑主持了仪式。学院副院长刘小华、郑立新,研究生、本科生代表和青年大学习“最美领学人”代表30余人参加了此次活动。
(责编/杨宗圆 初审/付亚子 终审/黄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