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理工学院以“四个深化” 推动思想政治教育提质增效

发布日期:2025-03-28                               作者:                          浏览次数:

湖南理工学院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贯彻落实全国和全省教育大会精神,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迭代升级“时代新人铸魂工程”“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校经验做法,不断推进思想政治工作高质量发展,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深化理论武装,补足精神之“钙”。实施“大思政课”建设工程推进行动,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一是专家导学。发挥全国优秀教师、全国思政课优秀教师李大健,湖南省思政工作者彭柏林名师工作室,以及3名思想政治工作中青年骨干作用,组织开展送理论到班级、进寝室等活动。结合学习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全国教育大会精神等,把全国著名专家学者“请进来”,组织“南湖思政论坛”“求索讲坛”等学术活动,对一些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作学习辅导。二是骨干领学。发挥大学生党员、青马工程班学员等作用,实施大学生理论学习“个十百千”示范引领工程,在全校范围内着力打造1个学理论示范学生社团,10个学理论示范班级,100间学理论示范寝室,1000名学理论示范学生,通过典型示范引领,打造“理响青春”“湖岸说理”青年理论学习品牌。“604学理论示范寝室”建设成效明显,受到媒体广泛推介。三是合作研学。学校贯彻落实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实施意见,联合岳阳市中小学,加大思政课合作共建、“精准送学”等工作力度,常态化开展“同上一堂大思政课”集体备课、说课磨课。构建岳阳地区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共建大思政课教学共同体,举行集体备课会,打造了“岳阳红色文化概论课”“红色文化讲坛”等课程品牌。

深化课堂教学,净化思想之“源”。发挥课堂教学主阵地作用,推动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同向同行,协同发力。一是改革思政课教学。加强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核心内容的思政课程群建设,开好讲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常态化、分层次开展思政课教师培训,开展思政课课堂教学达标行动,将党的创新理论精准融入课堂教学、课程体系、课外实践,思政课教学测评满意率达98%以上。二是推动课程思政建设。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坚持分类施策、彰显特色的原则,在课程目标中进一步完善优化课程思政育人目标,立足课程知识体系,深入挖掘课程思政元素,有机融入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实现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三位一体。组织课程思政教学沙龙,举办四届课程思政教学竞赛,近百个教学团队参加,覆盖教师500余人次。探索专业人才培养与思政教育结合之路,共计12门课程认定为湖南省课程思政和课程思政教学团队。三是强化师资保障。以弘扬教育家精神为重点,实施“大先生”培育提升行动,开展新进教职工入职、离退休教师荣休、新晋级教师表彰、“师德十佳”颁奖等活动,着力培养“四有”好老师。要求新入职博士担任辅导员,建设辅导员工作团队和辅导员名师工作室,获评全国辅导员年度人物提名奖、省最美辅导员和辅导员年度人物等荣誉。

深化文化建设,凝聚文明之“魂”。结合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际,深入挖掘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形成特色育人资源。一是弘扬传统文化。结合思政教育实际,深入挖掘屈原求索精神、岳阳楼忧乐文化等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组织公费师范生感悟忧乐精神,在屈子祠举行毕业典礼,巴陵戏等为代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走进校园,开展了“清明祭英烈”“端午诵经典”“中秋话团圆”“重阳敬长辈”等“我们的节日”系列主题文化活动,学校入选教育部“礼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特色展示项目。二是用好红色文化。将以任弼时为代表的骆驼精神、平江起义为代表的革命精神和湘鄂赣边红色文化转化为思想政治理论第一手资料。与岳阳县、平江县、汨罗市合作,开展湘北抗战历史文化研究,共同编写《湘鄂赣边红色文化名录》《湘北抗战史稿》等著作,多维度、多渠道深入挖掘地方文化的育人资源,融入课堂教学和实践环节,校选课《岳阳革命史专题》年选修人数达1800余人。三是丰富校园文化。组织开展“课前三分钟爱国朗读”“诵读中国”经典诵读大赛等,引导学生诵读马克思主义经典、红色经典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开展“与信仰对话”主题党日、团日活动。结合“青春梦·家国情”,开展“祖国好”“民族亲”“家乡美”系列草地音乐节,唱响爱国爱党爱家乡、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旋律,强化以美育人、以文化人。

深化实践养成,淬炼成长之“火”。紧扣思政课实践教学目标与要求,实施“小我融入大我”社会实践育人行动,引导学生在作贡献、长才干中厚植家国情怀。一是参与社会实践。紧扣区域红色文化资源,构建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课堂内与课堂外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与平江起义纪念馆、任弼时纪念馆、“守护一江碧水”展陈馆等10余个单位共建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2021年以来,160余支团队、12000名学生围绕理论普及、乡村振兴、发展成就、党史学习、民族团结、教育关爱、调查研究等,开展“永远跟党走,奋进新征程”主题实践活动。二是参与志愿服务。自主开发“第二课堂成绩单”信息认证和大数据平台,所有志愿服务活动全部通过“第二课堂”招募,搭建“网上+网下”育人系统,推进“两个课堂”深度融合,实现“两张成绩单”相得益彰的育人系统。学生广泛参与全国第一届三大球运动会、湖南省第十四届运动会等志愿服务,年志愿服务时长超过20万小时,先后有500余名学生参与西部计划志愿者。三是参与挂职锻炼。与岳阳市岳阳楼区、南湖新区建立协作机制,组织学生向社区和“青年之家”报到,积极参加“社区青春行动”,引导青年学生下沉16个街道和46个社区,在社区担任兼职团工委副书记、社区调解员等职务,协助开展管理、服务工作,在挂职锻炼中识国情、察民意、办实事。

来源:湖南理工学院以“四个深化” 推动思想政治教育提质增效 - 湖南省教育厅  http://jyt.hunan.gov.cn/jyt/sjyt/xxgk/jykx/jykx_1/202503/t20250328_1157299.html

(责编/魏嘉琦 初审/张晋超 终审/黄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