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以“共同理想教育”凝聚大学生

发布日期:2017-11-11                               作者:                          浏览次数:

□ 李大健 谭乐

摘  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是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与当代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体现了科学性、民族性与时代性的有机统一。高校应注重通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教育来凝聚大学生。具体来讲,应通过“必然性”教育凝聚大学生;通过“现实性”教育凝聚大学生;通过“融合性”教育凝聚大学生。

关键词:共同理想  大学生  必然性  现实性  融合性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理想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有可能实现的、对未来社会和自身发展的向往与追求,是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1]社会共同理想是指一定历史时期社会主体共同价值目标的集中体现,是凝聚全民族力量、推动全民族前进的强大精神动力。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现阶段全国人民的共同理想,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它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旗帜,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动力,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精神支柱。从本质上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个体理想的社会外化和社会理想的个体内化。中华民族要振兴,社会要发展,就必须培养出一批又一批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这样才能实现“外化”与“内化”的良性转化。当代大学生肩负着历史的重任,是社会主义的接班人,其理想信念问题关系到他们能否成为建设社会主义的优秀人才。邓小平同志指出:“为什么我们过去能在非常困难的情况下奋斗出来,战胜千难万险使革命胜利呢?就是因为我们有理想,有马克思主义信念,有共产主义信念。”[2]理想决定行动,有共同理想,才能有共同步调。因而,高校“共同理想教育”其实质就在于凝聚大学生,引导大学生充分认识到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必然性,使其不仅在情感上,更能从世界观的高度,理性地接受和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目标;引导大学生正确理解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并确立为改变现实而不懈努力的雄心壮志;引导大学生把个人小利益与国家、民族的大利益紧密融合起来,为祖国的前途和民族的未来努力奋斗。

——————————

基金项目: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重点资助项目(XJK012ADY001)的阶段性成果。

一、通过“必然性”教育凝聚大学生

(一)通过国史国情教育来增强“必然性认识”

马克思指出:“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3]国史国情教育的目的就是让大学生用唯物主义的历史观,从深层次上把握共同理想是历史的选择和必然的道理,把握在当前的历史条件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民族富强昌盛的必由之路的道理。邓小平同志一贯重视用中国的历史教育青年的必要性。他说:“历史告诉我们,中国走资本主义道路不行,中国除了走社会主义道路没有别的道路可走。一旦中国抛弃社会主义,就要回到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不要说实现‘小康’,就连温饱也没有保证。所以了解自己的历史很重要。”[4]历史最能教育人,我国近现代发展实践为开展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工作提供了最好的教材。因此,高校“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师要把国史国情“灌输”给学生,使他们获得正确的理论思维去认识和改造世界。在正确的理想信念的指引下,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去努力实践。

1.找准切入点

科学理论需要科学的讲授。“共同理想教育”要注意科学地选择最佳切入点和突破口。选择以阐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趋势性与必然性作为切入点,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历史是一面镜子,我们应该从历史经验中得到深刻的启示。在教学中教师要用中国近现代发展史、中国革命和建设史、中国改革开放史,通过众多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文献,令人信服地讲清,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是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使学生对中国近现代史有更加清晰的认识,深刻领会历史和人民是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怎样选择了中国共产党,怎样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使学生在了解祖国历史的过程中,内心产生油然的共鸣与感动。进而帮助学生确立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和为实现共同理想而奋斗终生的人生价值观。

2.分析脉络线

教师重点是应通过教学内容的系统讲授,帮助学生厘清中国近现代历史发展脉络、历史发展规律。一部中国近现代史,就是一部中国人民不断探索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的历史。自1840年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后,国家积贫积弱,人民受尽磨难,中国人被讥笑为“东亚病夫”。民族衰落的屈辱孕育着民族复兴的期望。拯救民族危亡,取得民族独立,建设强大国家,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几代中国人梦寐以求的理想。为实现这一理想,无数仁人志士前赴后继,进行了艰难的探索,从“师夷长技以制夷”,到“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再到戊戌变法,最后到辛亥革命,尽管每一种理论、每一种思想、每一种实验当时都有其进步意义,但都没有完成内部的根本变革、实现社会转型,没有解决国家独立、民族解放的历史课题,没有迈出民族复兴的第一步。“自从1840年鸦片战争失败那时起,先进的中国人,经过千辛万苦,向西方国家寻找真理,洪秀全、康有为、严复、孙中山,代表了在中国共产党出世以前向西方寻找真理的一派人物,”[5]他们都以失败而告终。“西方资产阶级的文明,资产阶级的民主主义,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在中国人民的心目中,一齐破了产。”[6]由此可见,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道理很简单,中国十亿人口,现在还处于落后状态,如果走资本主义道路,可能在某些局部地区少数人更快地富起来,形成一个新的资产阶级,出现一批百万富翁,但顶多也不会达到人口的百分之一,而大量的人仍然摆脱不了贫穷,甚至连温饱问题都不可能解决。只有社会主义制度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摆脱贫穷的问题。”[7]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坚持把马克思主义作为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最终奋斗目标,把推翻“三座大山”、建立社会主义的新中国作为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新中国成立后,我党一直在探索走什么样的社会主义道路的问题。改革开放前的30年间,我们走过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道路,但实践证明,它不是中华民族振兴之路。毛泽东同志明确提出“以苏为戒,走自己的路”。[8]从此,中国开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在总结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基础上,开创了符合中国国情的、符合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符合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中国社会发生了历史性飞跃、中国人民物质文化生活发生了历史性巨变、中国国际地位获得了历史性提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之所以完全正确、之所以能够引领中国发展进步,关键在于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根据我国实际和时代特征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9]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不断发展和进步的,“历史同认识一样,永远不会在人类的一种完美的理想状态中最终结束;完美的社会、完美的‘国家’是只有在幻想中才能存在的东西;相反,一切依次更替的历史状态都只是人类社会由低级到高级的无穷发展进程中的暂时阶段。”[10]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和实践发展的必然结论,它符合中国国情,是中国发展、走向富强的必由之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唯一正确的道路。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11]高校德育工作的一个着力点,就是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为依据,向大学生充分阐明中国的改革开放必然与科学社会主义共命运。要让“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12]的信念深深扎根于大学生的思想深处。

(二)通过分析广大群众的利益诉求来增强“必然性认识”

“一种社会理想能否得以实现以及在多大程度上实现,取决于它是否符合以及在多大程度上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和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13]高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师在教学中应沿着以下思路进行深入分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之所以能成为共同理想,就是因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追求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在生产力高度发展基础上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是公平正义民主法制、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主义。就是说,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为了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创造巨大的物质财富,并在这个基础上,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目标,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可见,共同理想把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目标、国家的发展、民族的振兴与个人的幸福紧密联系在一起,集中代表了中国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其他劳动者、建设者、爱国者的利益和愿望,是保证全体人民在政治上、道义上、精神上团结一致,凝聚各党派、各团体、各民族、各阶层、各界人士的智慧和力量,克服任何困难、创造美好未来的强大精神纽带和动力。这具有令人信服的必然性、广泛性和包容性。它既实在具体,又鼓舞人心。不论哪个社会阶层、哪个利益群体的人们,都能够也应该认同和接受这个共同理想,并且为此而奋斗。从共同理想和远大理想的关系来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同我们实现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是一致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华民族走向共产主义美好未来的必由之路。这个共同理想,昭示了我们在21世纪头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到本世纪中叶基本上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这具有强大的感召力、亲和力和凝聚力。显然,这完全吻合广大群众的利益诉求。

(三)通过“感化性”、“艺术性”教育方式来增强“必然性认识”

心理学认为,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交流和传递,必须要有一定的心理相近的基础,在这样的基础之上,教育者发出的思想信息和要求才容易感化受教育者,并使其产生积极的行动效应。在对大学生进行“必然性”教育的过程中,教师应坚持理性教育与感性教育相统一的原则。根据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原理,理想作为一种理性认识,要以感性认识为基础。一方面,教育者不仅要以理服人,讲清理想的真理性,还要以情感人,以教育者自身“相信”的真情实感来感化学生。另一方面,教师既要根据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和一定的逻辑顺序进行系统讲授,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学生,又要以大量的、生动的、形象的“事例”及“典型”(单位、个人)来感化学生。“感化性”教育的优势在于将抽象的说理变成活生生的典型人物和事件,从而更易引起学生思想情感的共鸣,并促进他们加以学习、对照和仿效;“感化性”教育具有形象、具体、生动的特点,因而比说理教育更富有感染性和可接受性。感化的力量是无限的,教育者自身和生动形象的“事例”及“典型”具有强大的说服力和感召力,对学生有着非常现实、十分直观的教育和引导作用,是激励鞭策学生积极进取的直接动力。生动形象的“事例”及“典型”能让学生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范例中,深刻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义性和必然性,从情感上体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崇高和美好,坚定对党、对社会主义的信念;学生从生动形象的“事例”及“典型”中,能汲取精神的力量,迈出走向理想的脚步。这样就能将单一的课堂知识教育转变为提高理性认识与升华情感的有机结合,在“以理服人”的基础上“以情感人”,使“共同理想教育”真正“入心”。

教育者在注重运用“感化性”教育方式的同时,还应注重运用“艺术性”教育方式,以达到教育内容的聚焦、复合和强化的目的。如:教师可以创设“情景设问法”、“集体讨论法”、“否定推理法”、“递进推理法”、“预设问题法”、“问题破解法”等丰富多彩的教育方式方法,加上以学生感兴趣的热点、难点、疑点问题作为切入点,这样教师在回答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就能巧妙地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脉络和实践规律传授给学生。此外,教育者还要广泛利用电视、电台、报纸、网络等载体,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教育既脚踏实地,又“有声有色”。

二、通过“现实性”教育凝聚大学生

大学生“共同理想教育”应正视现实,将理论灌输与对现实问题的解答相结合,帮助他们正确看待理想和现实的矛盾。即应注重“现实性”。

一是“共同理想教育”不能回避社会现实。要坦诚地告诉大学生,我国是在生产力比较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的,现在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也就是不发达阶段,目前存在的问题是:人口多、底子薄、起点低、人均资源少,生产力和科技、教育比较落后、地区间发展不平衡。邓小平同志说:“我们算贫穷的国家,就是在第三世界,我们也属于比较不发达的那部分。”[14]我国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在科技、生产力、生活水平等方面有相当大的差距是客观事实。先天的不足无疑会使我们遇到更多更大的困难。但不能就此断言社会主义不如资本主义。要看到,我国的社会主义同马克思和恩格斯当初设想的社会主义不在同一“起跑线”上。马克思和恩格斯设想的社会主义是建立在生产力充分发展的较高阶段上,以生产资料公有制和按劳分配为特征。我国的社会主义则起始于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经济基础之上,这是两个时代的差距。对于一些人因为我国社会主义现实生产力等方面还不及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而散布社会主义不如资本主义的言论,邓小平同志指出:“一定要彻底驳倒这种言论。首先,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这是中国人民从五四运动到现在六十年来的切身体验中得出的不可动摇的历史结论。中国离开社会主义就必然退回到半封建半殖民地。中国绝大多数人决不会允许历史倒退。其次,社会主义的中国在经济、技术、文化等方面现在还不如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这是事实。但是这不是社会主义制度造成的,从根本上说,是解放以前的历史造成的,是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造成的。社会主义革命已经使我国大大缩短了同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经济发展方面的差距。我们尽管犯过一些错误,但是我们还是在三十年间取得了旧中国几百年、几千年没有取得过的进步。……毫无疑问将来会比任何资本主义国家发展得都快,并且比较稳定而持久。”[15]因此,高校德育工作者应做足功课,做到既不回避现实,又要令人信服地向学生解答造成“现实”的深层成因,并引导学生树立超越“现实”迈向理想的坚定信念。

二是“共同理想教育”要引导大学生正确看待改革开放过程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在改革开放过程中,长期积累的各种矛盾交织凸显,如城乡差距、贫富差距、地区差距、行业差距等。“共同理想教育”不能回避社会矛盾,要用马克思主义的根本观点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行全面的、客观的、具体的分析,讲清楚社会问题产生的历史和现实原因;要纵向展示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发展成果,对比改革开放前后的巨大变化,用数据等资料说明,社会的主流是什么,主导思想是什么,引导学生不要局限于个别事例、个别现象,帮助学生培养全国、全盘、全局的宏观视角。让学生真正明白,人类对于客观事物的认识都有一定的局限性,是一个“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反复过程。改革开放过程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有的是旧体制下积累和潜伏的,有的是新旧体制交替和摩擦产生的,也有的则可能是人们认识上的局限性带来工作失误而造成的。正如邓小平同志所讲:“改革没有万无一失的方案,问题是要搞得比较稳妥一些,选择的方式和时机要恰当。不犯错误不可能,要争取犯得小一些,遇到问题就及时调整。”[16]因此,我们要用这种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正确看待并设法解决改革开放过程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

三是要向大学生讲清楚共同理想的实现不是而轻而易举的,而是一个艰苦的过程,向理想目标接近必然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正如江泽民同志指出的那样:“新生的社会主义制度在其发展过程中会有迂回和曲折,但是历史已经证明并将继续证明,社会主义制度具有强大的历史活力和蓬勃生机,仅仅看见某些漩涡和逆流而看不到历史长河的奔腾,只能说明观察者的政治短视。[17]也正如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所说:“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当前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在新世纪新阶段的具体表现。”[18]高校要通过形势政策教育,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改革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矛盾,正确认识社会和谐的渐进性、艰巨性和复杂性,把远大理想和现实努力紧密结合起来,不断筑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思想基础。俄国著名的寓言作家克雷洛夫曾经打过一个精彩的比喻。他说:“现实是此岸,理想是彼岸,中间隔着湍急的河流,行动则是架在川上的桥梁。”可见,要达到理想的彼岸是要付出代价的。人在实现理想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伴随着困难和挫折,理想之舟的航行处处会碰到急风恶浪。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项全新的事业,我们对它的发展规律在不少方面还知之不多、知之不深,需要继续探索。理想的超越性决定了它不是现实状态的简单延伸,而是要对自我和现实做出较大的改变才能实现。而这种改变必然会遇到各种阻碍和困难。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过程中,不可能一帆风顺,有成功,也有失败,有顺境,也有逆境,我们面临的一些困难和挫折是不可避免的,它是人人有份的“快餐”,我们没有理由根据我国现实生活中出现的种种困难和挫折,去怀疑和否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只要我们真正在这一共同理想指导下进行实践,坚定信心,迎难而上,锲而不舍,百折不挠,再接再厉,所有的困难和挫折就会迎刃而解。

四是“共同理想教育”要培养大学生的判断和选择能力。高校“共同理想教育”一方面要结合大学生的心理特点,有的放矢地进行启发,着力激发学生在多元化时代思考并解决问题的智能,引导他们自主地进行判断和选择,帮助他们在种种复杂局势和变化面前积极主动地思维、探索,去伪存真、去粗取精。另一方面要注意体现和突出针对性,注重在回答社会热点、难点和疑点问题上下工夫,切忌泛泛而谈。要运用政治学、历史学、社会学、法学、管理学等知识,向大学生讲述当前中国所面临的社会难题,如台湾问题、西藏问题、新疆问题、社会治安问题、下岗失业问题、社会分层与贫富分化问题、腐败问题、国企改革问题、“三农”问题等,指导学生分析这些难题产生的背景,寻思这些难题的解决之道,从而使大学生对我们的国情、对我们的时代有更理性的认识与把握。要运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对关系全局的重大问题和现实生活中影响大学生思想的实际问题,作出科学的、有说服力的解释和说明,使大学生提高辨别力和抗干扰力,真正从理性上提高对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从而促进学生在比较、判断、选择中走向成熟,对各种思潮和观念有一个正确的判断,建立自己科学合理的价值观,在各种观念的碰撞和交融中,形成并坚定自己的理想信念。

三、通过“融合性”教育凝聚大学生

(一)引导大学生将共同理想与实践融合

理想是一种精神活动,但其不仅仅局限于单纯的精神层面。对共同理想正确性的鉴别和反思也只能在学生参与实践的背景下展开,并由实践提供借鉴和反思的标准。学生通过学习接受了科学的理论,归根到底是要用来指导实践。正如毛泽东同志在《实践论》中所说的,“如果有了正确的理论,只是把它空谈一阵,束之高阁,并不实行,那末,这种理论再好也是没有意义的。认识从实践始,经过实践得到了理论的认识,还须再回到实践去。”[19]胡锦涛同志也曾指出:“理想信念是一个思想认识问题,更是一个实践问题。”[20]可见,理论本身的真理性还不应该只是停留在理论学习者和接受者的头脑里,还应该让他们用科学的理论来指导实践。有了理想不等于实现了理想,任何理想的实现都是一个实践的过程,都只能依靠现实的努力和艰苦的奋斗,否则,再好的理想也只能成为“不结果实的花朵”。在马克思看来,“一步实际行动比一打纲领更重要”。[21]实践活动是大学生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最坚实的基础,学生产生心理认同的性质、强度、稳定性以及建立的方式,都与实践活动的具体状况密切相关。因此,依据这些理论思维方式,帮助大学生树立和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最重要的是帮助大学生形成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观察和认识的思想方法,培养大学生以实践思维为核心的理论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形成在实践中带着问题学,“拿事实说话”的理念。除课堂的理论灌输外,高校要利用多元化的实践活动,帮助大学生了解国情、民情,使大学生充分认识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科学性,使他们既看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面临的挑战和困难,又看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所具有的旺盛生命力。千里之行,始于足下。高校可通过以下活动提高共同理想教育的实效性:

1.指导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社会实践是大学生认同、接受“共同理想”并使之内化为自身需要的重要环节。高校应着力打造社会实践的系列精品项目。一是可广泛发动大学生利用寒暑假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和科教、文体、法律、卫生“四进社区”的系列活动,积极与地方党政领导沟通联系,按照“按需设岗、据项组团、双向受益”的原则,开展社会急需、群众欢迎、学生可为的实践活动。引导大学生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实践中、在时代和社会的发展进步中汲取营养,使大学生提高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创业精神,将爱国热情转化为自身成才的动力。二是可时常组织大学生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学习革命先烈为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前仆后继,抛头颅洒热血的献身精神和崇高理想。三是可指导学生深入农村、企业、厂矿、街道等进行社会调查,考察社会主义建设重大成就,在现实中受到良好的感染和熏陶,加深对改革开放大好形势的感性认识。从而使大学生体验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发生的深刻变化和现代化建设所取得的辉煌成就,真切感受到社会主义的巨大优越性,深刻感受和理解我们党的历史使命和大学生的社会责任,切实树立对党的事业负责、对社会发展负责、对自身负责的思想观念;使大学生认识社会,知晓乡情、民情、世情、国情,分清改革和发展的主流与支流,正确对待改革和发展进程中出现的矛盾及一些消极现象,了解党和政府为解决改革和发展中的困难与问题所作的努力及采取的措施,理解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是由中国的基本国情所决定的深刻道理,充分认识到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正确性和科学性,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和基本政策的自觉性,增强对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社会主义制度、改革开放事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以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的信念和信心;使大学生与工农群众相结合,培养其艰苦奋斗的精神和强烈的使命感、责任感,确立献身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方向,达到认识自己、锻炼自己、提高自己、完善自己的目的,形成健康的人格,始终保持坚定正确的理想信念。为增强社会实践效果,教师应对实践理念、实践内容、实践方案、实践报告、实践效益推广等进行认真指导,使之趋于合理化、科学化。社会实践活动结束后,各个实践小组应向教师提交一份社会实践报告,由教师对社会实践报告进行批改并让各小组把实践报告拿到课堂上交流,最后教师作总结,以深化社会实践活动的育人效果。

2.指导学生开展深刻反思、自我教育实践活动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只有能够激发学生去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22]教师应从大学生理想信念的原有心理基础出发,提出新的教育要求,激发大学生的“自我运动”,启发他们自我反思、自我分析、自我评价、自我体验、自我提高、自我鼓励和自我约束。充分发挥大学生自我教育的积极性,满足大学生自我实现的心理需要。可指导学生撰写以“共同理想与实践”、“共同理想与个人理想”、“我与共同理想”等为主题的小论文或演讲稿,在此基础上再召开研讨会和演讲大会。通过系列反思、自我教育活动,促使学生认识到:树立和追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要体现在积极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实际行动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崇高的理想目标,只能在未来实现,而作为一种追求理想的实际的运动,则已融合于我们的实际生活中。当代大学生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肩负着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实现共同理想,首先要把自己摆进去,既要有远大的理想,又要立足于现实,脚踏实地做好眼前工作,为实现自己的理想积极准备条件。我是主体,天下的事物是客体。我对客体,既要遵循客观规律,又要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特别当遇到困难或需要作出某种牺牲的时候,更要挺身而出,决不左顾右盼,躲避逃逸。

3.指导学生开展情景实践活动

情景实践活动,即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情景为前提,以实践探究为中心,以共同理想问题为主线,以师生共同参与为特征的活动。教师可以综合利用赏识教育、挫折教育和关怀教育模式,为大学生提供社会主义社会人际交往、互帮互助的情境,指导学生通过生命叙事方式,表达青年大学生在社会主义社会成长中的亲身体验和情感,歌颂现实社会生活中的真、善、美,歌颂同学、师长之间相互关心帮助的深厚情谊。学生在情景中深入角色,自觉主动实践,又在表演中充分展露自己的才卮,在互相交流、相互评价中体现臊我,从而使中囝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教育从抽象理许盞归䈰现实生活フ让学疟从甿活中峁味到理论的精ᦙ,从理论中感觉到对生活瞄指导。帎此同时,教済应对琂想信念出现重大偏差的大学生积澁疏导,采寖多种텳怀抚慰措施l通过其亲꺫体验和情境渲柛,使其把握生存意义和价倽选狩。

t.愇导学生开展校囩网络实践活劈

很多大学生都簆䨍少课余旦间甬在网上ﬔ高校可充分利用网络带来的新机遇进行“共嘌理教育”实践活动,做到接凗网络,利用网络,化被动为主劸,乥提高大学生对共同理想“必然性”的认识。如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建立思想政治理论课精品课程、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学习园地、业余党校、校园风采、时事直击、求是专栏、“共同理想”大家谈等融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服务性于一体的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主题网站,并不断提高栏目的影响力和点击率,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在网络上扎根,为“共同理想教育”铺就马克思主义网络阵地,抢占“共同理想教育”的制高点,增强大学生“共同理想教育”的主动性和吸引力。应开展网上思想交流,不断丰富网上宣传内容,形成正面舆论强势,加大“共同理想教育”的影响力,使“共同理想教育”的内容彂栁从平面化走向立体猖,从静态走向动态,使其深入到网竜的每一伮诒耽,深入到学生的心里;应采用网络ῃ理咨询瀁网上论坛ꀁ电子信箱等多种网络“共同理想教育”的方式,使“共同理想教袲”更贴近时代实际、贴近大学生的生活实际;应加嬺校园网舆情研究,认真分析发展趋势及勹大学生恝想的影响,族锐捕捉一些苗头性、倾向性、群体性问题,禁止有害的黄毒信息,严肃查处各种丑恶ࡌ为,净化ﭑ络空鷴。这样便製为奧学畟树立共同理想提些导向,促䝿学生在“红色网络氛围”中去思考、感悟、理解,净化灵魂,則华人䠼。

(二)引导大学生将追求共同理想与追求自身正当利益融合

大学生“共同理想教育”效果的好坏与其利益直接相关,对大学生利益的关照和满足就成为“共同理想教育”的支撑。只有把“共同理想教育”与解决大学生的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共同理想才能为大学生所接受、所认同,并变为大学生的实际行动而收到实效。教育者应从以下两个方面予以引导。

1.关照和满足学生的正当利益需求

高校要尊重和维护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中规定的学生的各项权利,尊重和维护大学生包括生活、学习各个方面在内的正当合理的个人利益,努力帮助他们学习本领、提高素质、成长成才。马克思说:“任何人如果不同时为了自己的某种需要和为了这种需要的器官而做事,他就什么也不能做。”[23]无疑利益是个人行为最基本的动因,追求自己的正当利益是人的本性和权利。如果“共同理想教育”离开了学生自身利益这一客观基础,就会变成一种空洞的说教。大学生处在长知识、长身体的重要时期,最大的利益要求是成长成才,他们需要在思想、人格、学识、能力、身体、心理等各个方面全面发展,他们在生活、学习中存在许多个人问题需要给予特殊关心和帮助。在生理、心理、社交、恋爱、就业等问题上需要进行科学指导。这就要求理想教育活动必须能够为大学生各个方面的发展创造有利条件。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就是做理想信念教育的工作。要把理想信念教育与为学生解决实际问题有机结合,做到体学生之情、思学生之想、答学生之惑、解学生之难,把立足点建立在为大学生成长成才服务的宗旨上,十分重视他们正当的利益需求,贴近他们的学业期望、人生规划期望、就业期望、经济扶助期望、心理健康期望,千方百计地帮助他们解决在校期间所遇到的各种实际困难和问题;要利用开讲座、谈心会、个别辅导等方式解决萌芽状态的问题,特别是对家庭相对困难的学生要提供诸如勤工俭学、助学金、奖学金等方式予以帮助和支持;要立足于大学生的不同生活环境、不同学习阶段和对未来发展的不同追求,了解他们在生活、学习、就业中的实际困难,以及由此带来的思想困惑,帮助他们树立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勇气,促使他们坚持不懈地追求人生发展目标,增强超越自我走向成功的信心。

共同理想越能转化为共同利益,就越能为学生所认同并为之奋斗。高校要研究构建科学有效的利益诉求表达机制,通过建立意见反馈制度,真正落实制度,切实解决好大学生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特别要重视解决好最困难、最需要解决的学生的个体利益问题。要在不断满足学生的根本利益需要的过程中,实现对共同理想的价值认同,让大学生感受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带来的切实利益,从而消除不必要的忧虑和担心,让他们在深切感受中坚定正确的理想信念,进一步提高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自觉性。

2.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利益观

利益观就是一个人对利益所持的立场和态度。利益观是受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所决定的,有什么样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就有什么样的利益观。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个人追求正当利益自然无可厚非,但在追求利益的同时不能放弃共同理想。高校要教育大学生树立妥善处理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关系的利益观追求健康、合理的利益,抵御西方文化思潮、价值观念和某些腐朽没落的生活方式的冲击,克服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消极人生观的影响,使他们能够认识到哪些利益是真正需要的,哪些利益不过是一种诱惑,会导致不利于自身成长成才的有害结果。高校要对学生加强思想上的引导,帮助学生正确认识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关系、正确认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正确认识奉献与索取的关系、正确认识名利与道义的关系、正确认识个人利益与共同利益的关系;帮助学生树立个人利益服从整体利益的观念、局部利益服从全局利益的观念、眼前利益服从长远利益的观念,树立追求物质利益与精神利益相统一的观念、追求个人利益与保持高尚品德相统一的观念、坚持正当享受和艰苦创业相统一的观念。从而让正确的利益观在学生的思想上扎根、在学生的实践中闪光、在学生的奉献中升华、在学生的行动上结果。

 

参考文献:

[1]罗国杰等:《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年版,第15页。

[2][14][16]《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10128267页。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9页。

[4][7]《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06207页。

[5][6]《毛泽东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4691471页。

[8]《毛泽东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23页。

[9]《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1页。

[10]《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12-213页。

[11]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日报》20071025日。

[12]《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0页。

[13]薛金华:《从历史发展的趋势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思想理论教育》2009年第9期。

[15]《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64页。

[17]江泽民:《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四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30页。

[18]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日报》20071025日。

[19]《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292页。

[20]胡锦涛:《在新时期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专题报告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05114日。

[2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96页。

[22]苏霍姆林斯基著,杜殿坤编译:《给教师的建议》(下),教育科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208页。

[2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286页。

本文载《湖南社会科学》2016年第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