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新媒体语境下习近平新思想教育的多维审思

发布日期:2018-10-29                               作者:                          浏览次数:

高校新媒体语境下

习近平新思想教育的多维审思

李大健

湖南理工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南省党的创新理论研究

湖南理工学院基地,湖南 岳阳 414006

摘要:高校新媒体具有创新性、普泛化、智能化和碎片化的特点,它能拓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育的信息量,能为其提供新范式、扩大覆盖面。但它会对大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形成冲击,其中的信息垃圾会污染大学生的精神世界,它还具有导致大学生行为主体冷漠的倾向。基于此,高校应丰富网络文化,争夺学生注意力,厚植自主意识,提升学生学习力,建构管控机制,增强学生免疫力,以最大限度地发挥新媒体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育中的积极效应。

关键词: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高校新媒体;思想政治教育

高校新媒体越来越多地融入到大学生的生活中,正在深度地影响和改变着大学生的学习生态格局,并将持续地影响高等教育的发展。如何正确认识和把握高校新媒体语境下信息传播的特佂,如何抓住新机遇、应对新挑战,牢牢把握新媒体舆论引导主动权,使其真正成为习近平新思想(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育的有效载体和途径,是当前高校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一、高校新媒体语境下信息传播的特佂

“新媒体”(New Media)一词最先出现在美国哥伦比亚广播电视网技术研究所所长P·Goldmark于1967年制定的一份商品开发计划中。在这之后,1969年,美国传播政策总统特别委员会主席E·Rostow在向尼克松总统提交的报告书中,也多处使用了“New Media”一词及有关概念。从此,“新媒体”一词开始流行于美国并迅速扩展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新媒体”给出如下定义:“以数字技术为基础,以网络为载体进行信息传播的媒介。”[①]高校新媒体

是新的技术支撑体系下出现的媒体形态,如数字报纸、数字广播、数字电视、个人主页、个人日志、微博、博客、微信公众平台、微信朋友圈、QQ空间、论坛(BBS)

及新兴的视频网站等。高校新媒体主要具有传统媒介所不可比拟的“一性三化”的新特点。

1.创新性。高校新媒体弥补了传统媒体的诸多缺陷,为信息传播开辟了新的渠道,它是创新的产物,且仍把不断创新作为引领自身发展的第一动力。纵览高校各种新媒体,无论是形式的设计、内容的安排,还是其吸引学生的丰富的宣传方式和手段,凡作为其“安身立命”之本的均乃不停地自我刷新。在异常激烈的竞争中,怎样悉心打造和倍加呵护自身的形象?怎样以便捷完善的服务、新颖美观的包装、独到鲜明的特色,针对特定学生群体展开立体宣传攻势?怎样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和情感需求?对此,高校各类新媒体为了“创新”真可谓运思良苦。因而高校新媒体这种富含创新元素的传播范式能极大地吸引学生的兴趣,促使学生遨游其中,乐此不疲。

2.普泛化。在技术层面上,高校新媒体拥有低成本、零门槛和非线性传播的独特优势。每一个学生都可以从传统媒体时代的“旁观者”转变为现在的“当事人”,博客、微信、微博等新媒体平台使每一个学生都成为独立的“自媒体”,传播者就是受众,受众亦是传播者,皆可成为兼具隐秘性与公开性的信息资讯生产、积累、加工、传播及共享的主体,皆可创建属于自己的、全天候与全覆盖的“媒体”,从而超越时空限制自主地发布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多媒体信息。“媒体”与“受众”之间已趋近于零距离,可实现“所有学生”向“所有学生”的信息传播。因而学生的话语权得以充分发挥,他们能对大学生这个群体的学习生活现状作出更切合实际的非功利性判断,更能为自主学习、自由全面发展提供更为宽广的有价值的信息。

3.智能化。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后期,新媒体技术紧紧跟上了人工智能科学发展的脚步,信息媒介在传播行为上已愈发智能化。高校新媒体的独特魅力就在于其跨越时空的互动性与智能性。在高校新媒体环境下的信息共享过程中,任何学生均可对涉及其中的信息进行同步地检索、查阅、修改和转发,并可发表自己的评论,而发布信息的学生与接受信息的学生之间,可进行无障碍地交流和观点的讨论、碰撞,信息流不仅在媒体与学生之间互相流通,学生与学生之间同样可以建立起基于特定信息的多向流通渠道,这便会产生大量新的更有价值的“动态生成性信息”,并与原发信息一起无极限地在高校新媒体领域内传播,这无疑会大大超越原发信息的本身,进而会对广大学生产生完全出乎意料的影响。由此可断,高校新媒体在一定程度上已具备了传统媒体所无法企及的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更新的智能化特征。

4.碎片化。新媒体通过任何网络、任何终端均能无缝访问同一个数据源,并且不需要进行网络节点之间的切换。这是其与传统媒体在传播形态上的根本性差别,这也就导致了其终端市场的碎片化。高校新媒体的终端无疑是碎片化的,如电脑、上网本、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甚至还有可能是MP4或者其他嵌入式终端,等等。终端碎片化的背后必定是内容的碎片化。[②]高校新媒体的内容构成具有很强的随机性,它既没有既定的核心、也没有固定的格式,多以“微信息”卸去冗长的叙事方式,从简练的角度概括所要传播的内容,以满足学生“快餐型”的学习生活方式,并且每个学生均可根据自己的意愿和爱好,上传、分享所选择的信息或自己的观点,而全然无需顾及受众的感受。这一方面使高校新媒体的信息比所有传统媒体丰富,但另一方面又使得高校新媒体的内容凸显出碎片化的表征。

二、高校新媒体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带来的机遇

在高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育,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用正确、丰富、生动的信息,影响、熏陶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价值观念和精神世界的过程。而高校新媒体所具备的创新性、普泛化、智能化、碎片化等特点,能使每个学生随时随地地将文本、图像、声音、视频等信息传递给设有终端设备的任何地方、任何个人。加之高校新媒体所具有的特点与当代大学生的成长特点和发展规律相契合,因而它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育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舞台,创造了全新的机遇。

(一)高校新媒体能拓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育的信息量

高校新媒体技术使教育信息从平面式向立体式快速转化,从静态传播向动态传播大幅演变,从现实时空向超时空巧妙穿越,使教育信息的政治性本质隐含在历史文化知识和现代科技信息之中,并且具有客观性和可选择性。由此可断,高校新媒体的超大信息量与极高的文化、科技含量,使教育信息变得丰富而全面,这就大大地拓展了教育信息量。而在新媒体时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育重在增强针对性、时效性和深刻性,其关键在于正确信息的快速收集、选择、传递和使用。故而“信息量”就是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育的生命线。作为一种新的传播手段,高校新媒体可以使教育的时间和空间得以延伸,既能为学习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提供丰富的资料,又能及时传播其学习宣传的最新动态,这就为深入研究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大学生更多地接受其理论知识提供了海量化信息平台。与此同时,在大学生的思想变化随着社会变化节奏加快的情况下,快速且尽可能较多地掌握各种信息,发现大学生思想变化的端倪,未雨绸缪,将大学生的思想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则成为高校新媒体赋予对大学生进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育的巨大效能。

(二)高校新媒体能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育提供新范式

高校新媒体本身就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新渠道和新手段,把对大学生进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育融入新媒体更是一种创新。高校新媒体不但能进行跨地区、跨时空的交流,而且新媒体创新性、普泛化、智能化和碎片化等特点又极利于改变以灌输为主的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从而加快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现代化的进程。通过高校新媒体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育有其明显的优势。一是能摒弃传统的一味“填鸭式”的教育方法,代之以符合新时代特征的现代化的教育方法。因为在高校新媒体中不可能对学生进行面对面的呆板性、强制性的信息灌输,且高校新媒体为思想政治教育所涉及的哲学、政治学、法学、社会学、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等学科的方法穿上了现代科技的外衣,科学合理地利用高校新媒体的各种特点,可以开展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教育活动。二是高校新媒体交换、传输包括文字、数据、声像等形式的教育信息,实现了教育手段的创新,能够提高教育的穿透力、支撑力、感召力和说服力,从而激发学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正向情感,使其始终保持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三是高校新媒体可以为大学生提供双向和多向交流渠道,吸引大学生开展网上辩论、调查,进行在线交流,引导大学生在交流讨论中明辨是非,有力地促进大学生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认知。四是高校新媒体为弘扬和培养大学生的主体性提供了现实条件,能真实而彻底地改变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主从”关系,改变学生的被动、从属地位,使教师与学生之间呈互联互动、及时沟通的态势,使二者的主体性辩证地统一起来,这便能增强学生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育的接受度。

(三高校新媒体能扩大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育的覆盖面

高校新媒体之所以能够深受大学生的亲睐,其主要原因是:高校新媒体传播速度迅捷、使用便利、信息量大、内容丰富、影响面广、开放包容,能很好地满足其生活、学习和娱乐的心理需求。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由于高校新媒体拓展了信息的覆盖空间,因而能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更广阔的范围内得以传播,使大学生可以全方位、多层次地了解和认识其理论与实践问题。尤其是在新媒体空间中没有层级控制,“大学生在其中能够切身感受到平等机制的存在,这种平等观主要包括两方面:机会平等和人格平等。”[③]与传统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相比,利用高校新媒体进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育不存在教育者与被教育者之间的身份差别,也不存在“我说你听”的单向灌输式教育方式。在这个不分性别、年龄、年级,所有学生一律平等的环境中,占主导地位是见字不见人、交心讨论式的交流形式,大家可以直抒胸臆,进退自如,就连一些性格最内向的学生也能够毫无顾忌、敞开心扉地发表自己的想法,人际心理距离得以有效拉近,思想交流和情感表达更具有真实性和直接性。这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能够渗透到不同层次的大学生群体之中,从而使受教育的面也更具有广泛性。

三、高校新媒体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带来的挑战

高校新媒体就像一把双刃剑,它可以极大地造福学生,也可以无情地损害学生。随着高校新媒体的迅速发展,它在给对大学生进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带来一些好处和机遇的同时,其碎片化的虚假信息也会严重削弱其教育的实效性。

(一)高校新媒体对大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形成冲击

新媒体是一个平等的媒介平台,在技术设计上,是充分分散和反控制的。正如美国麻省理工大学的尼葛洛庞蒂教授描绘的那样:“这种分散式体系结构令互联网能像今天这样三头六臂。无论是通过法律还是炸弹、政客都没有办法控制这个网络。”[④]由此可以说,高校新媒体已成为一个不需要护照、没有边防检查站、出入境畅通的“数字化王国”,已成为各种意识形态、价值观传播和斗争的新阵地。大学生在其中脱离了传统社会的管理和约束,有可能产生一种“超级自由”的感觉和“随性而为”的冲动,致使一些学生淡忘了自己的社会角色、社会地位、社会责任和社会义务,做出一些平时不应该做、也不敢做,且明显是有违道德甚至有违法律的举动。随着高校新型媒体技术的快速进步,大学生接受的信息也必将越来越多元化。这会对大学生的价值判断造成较大负面影响,对大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形成冲击,使得大学生的价值取向也将会趋向多元,既有可能出现一些与当代中国主流价值观相矛盾的价值取向,也有可能出现一些实用主义的价值取向。由此会产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淡化、缺失的问题,滋生弱化理想、贬抑精神、消解道德、急功近利、精致利己主义等错误的价值观。这会给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带来不同程度的干扰。

(二)高校新媒体中的信息垃圾污染大学生的精神世界

信息爆炸时代的斗争,在很大程度上已经从传统的武力交锋逐渐转变为信息的较量,谁能设法让自己的信息更快、更深入地进入受众的头脑,谁就会成为信息的霸主,也就能不知不觉地影响、动摇和改变受众的政治倾向、思想观念、道德品质、精神品格和生活情趣。由于目前互联网上90%以上的信息是英文,且美、英等西方发达国家的网点多、信息量大,成为上网者首到之处。借助这种语言的网上优势,西方文化疯狂“入侵”世界的各个角落,极力进行政治与文化上的殖民扩张,对外输出大量宣传其价值理念的信息。各种社会思潮,不同国家、民族、政党的意见,常常在网上激烈碰撞,其中不乏诋毁和歪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负面宣传。一些发达国家除在网上借“民主问题”、“人权问题”攻击我国的政治制度,竭力标榜其政治制度的合理与完善外,还意欲通过政治观念的渗透,实现其“和平演变”的不可告人的目的。一些低级下流和庸俗的信息也在网上畅通无阻,造成严重的信息污染。这些都严重影响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在我国的主导地位。大学生在参与信息共享时,很难避开这类信息的影响。况且高校新媒体技术的应用和普及,使大学生了解信息的渠道更多更广,学生们只要找到网址,便可在第一时间看到任何媒体的全部内容。各种意识形态的信息跨越了时空的间隔障碍,对大学生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行为方式的影响越来越大。大学生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接受新事物快,容易受到精神污染,加之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出现了诸如官员腐败、分配不公、贫富悬殊、环境污染、食品安全事故频发等问题。这致使部分学生主流意识形态淡化、政治意识淡漠,以致信仰信念动摇,对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心存疑虑,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信心不足,从而会有碍中国精神的培育,会不同程度地降低和削减大学生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解度、信任度和认同感,进而会弱化其教育的功能和效果。

(三)高校新媒体具有导致大学生行为主体冷漠的倾向

高校新媒体中的论坛、微博、博客等都具有明显的虚拟化和互动性,这容易引发大学生的人际信任危机与人格障碍。一方面,网络中的主体行为是在“虚拟”情形下进行的“人机交往”,人人都可以在网络中成为“隐形人”。而人与人面对面的社会交往,是人际情感得以有效维持的重要途径。高校新媒体的广泛应用,使大学生之间在现实生活中的交往机会减少,他们与机器的接触却日趋频繁,有的大学生甚至沉湎于新媒体的诱惑之中。新媒体实际上成了他们之间交往的障碍,会使一些大学生产生非社会化的倾向,导致其人际交往能力下降,同学之间便会出现难以相互理解、相互信任的现象。长此以往,必然会使行为主体冷漠,人际关系淡化,人际距离疏远,使其产生孤独、苦闷、焦虑、压抑甚至情绪低落、消沉和精神萎靡不振等现象,进而会影响协作精神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另一方面,由于网上时常出现虚假信息、篡改数据文字、网上偷窃、传播病毒、侵犯知识产权等网络犯罪和不道德行为,因而也会使大学生的交往安全感下降,产生多疑、恐惧、防范等心理,真实友好的人际关系因此难以存在,最终加剧个体行为的麻木、冷酷及更多的心理疾病。这势必会影响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育的实际成效。

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育融入高校新媒体建设的理路

2013年8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指出:“很多人特别是年轻人基本不看主流媒体,大部分信息都从网上获取。必须正视这个事实,加大力量投入,尽快掌握这个舆论战场上的主动权,不能被边缘化了。” [⑤]2014年2月27日在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上,他又指出:“做好网上舆论工作是一项长期任务,要创新改进网上宣传,运用网络传播规律,弘扬主旋律,激发正能量,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握好网上舆论引导的时、度、效,使网络空间清朗起来。”[⑥]鉴于此,高校应正确认识和把握新媒体的传播特点,充分利用新媒体所创造的机遇和提供的条件实现自身的“革命”,做到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尽量克服新媒体带来的负面影响,运用“新媒体+”的思维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内容、教育载体和教育形式的创新,切实增强其教育的辐射力、吸引力和感染力。

(一)丰富网络文化,争夺学生注意力

思想领域的东西,马克思主义不去占领,非马克思主义和反马克思主义的东西就必然会去占领。网络是高校新媒体的主要载体和表现形式,高校要建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信息数据库,抢占思想文化领域制高点,用其引领新媒体文化建设,以丰富的新媒体文化引导大学生加强理论学习,以双向建构、平等交流、民主开放等方式消除传统场域存在的教育对象化、关系主客化、环境封闭化等弊端,努力发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育的“濡化”和“涵化”功能,促进其教育的生活化、自主化、情景化和情感化,培养大学生的文化自省能力、选择能力、判断能力和批判意识,促使其自觉抵御那些庸俗、低级、反动信息的侵蚀和诱惑,避免各种困惑、失落与盲从,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或避免高校新媒体的负面影响。

1.抢占思想高地,主动应对挑战。面对新媒体带来的挑战,高校不能采取“鸵鸟政策”,消极回避与逃遁的做法显然是行不通的。高校应创造性地以引人入胜的形式巧妙地、大量地传播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有力抵制西方不良“文化渗透”和“文化侵略”,让充满正能量的文化发扬光大,用其占领大学生的思想高地。唯有先“立”,方能使不健康的文化无立足之地。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作出了“新媒体思想舆论工作的正道,在于化解负效应,激发正能量,成为治国理政、凝聚共识的助手”等一系列重要论述。因此,高校应注重在校园新媒体中上载党的十八大以来特别是党的十九大的重要文献资料,创办好有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电子刊物,设法使图文声并茂、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形式与正确、健康、积极向上的内容有机地、完美地结合在一起,从而巩固主阵地、唱响主旋律、打好主动仗,切实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示好中国形象。

2.聚焦时政热点,开辟网上论坛。高校新媒体应及时传递有关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军事、外交、国防、党建等方面的时政热点,对大学生进行形势与政策教育。高校应请国内知名专家学者就大学生所关心的有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热点、焦点、难点问题在网上进行讲座,答疑解惑,有针对性地做好教育引导工作。对意识形态领域的敏感问题、影响稳定大局的问题,对网上一些“灰色”讨论,高校要通过新媒体理直气壮地、旗帜鲜明地正面发声,对其进行疏导、批评,纠正错误言论,施以正确导引。此外,高校还应邀请事业有成的教师、校友、海外归来的专家学者,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变化上网畅谈亲身经历、分享心得体会,传递向上向善的价值观,铸价值引领之“魂”,以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叫响做实、落地生根。

3.创建网上影院,启迪学生心智。高校应建立网络新媒体影院,上载党史题材影视片、爱国主义题材影视片、改革开放题材影视片、环境保护题材影视片、文化建设宣传片、民主法治建设宣传片等优秀影视作品,让学生自由点击观看,引导学生针对影片中反映的主题、事实撰写观后感。从而对学生进行生动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进行道德观、文化观、生态观、法治观教育,进行中国革命史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成就教育,唤起学生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发向上、开拓进取的热情和斗志。

4.弘扬节庆文化,坚定理想信念。我国各种重大节日、纪念日凝结着中华民族的精神与情感,蕴藏着宝贵的教育资源。高校应通过新媒体精心推出其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相关的背景材料,因地制宜地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节庆文化活动,以其作为继承传统美德、激发学生民族情感、培育学生中国精神的有效载体,帮助学生更深层次地领略中华民族灿烂而悠久的历史文化,促使学生不断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不断坚定不忘初心跟党走的理想信念,不断坚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努力奋斗的信心决心。

5.加强教育研究,创立特色品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和宣传部、学工部、团委、网络信息管理中心等部门工作人员,应责无旁贷地将运用高校新媒体进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列为研究的重点,研究运用高校新媒体进行其教育的通俗易懂的内容和生动活泼的形式,力争创特色、树品牌。要精心研制具有时代特点的教育课件。如可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内涵”、“中国共产党执政为民的新形象”、“党的十九大报告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新遵循”、“党的十八大以来五年的历史性成就和变革”、“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等内容制成课件,使之成为集育德性、知识性、交互性、仿真性、趣味性、生动性于一体的电子教材,将其上载到校园新媒体中。与此同时,要积极开发制作独具特色的网上教育视频、音频、图片、文字,鼓励教师申报有关“利用高校新媒体进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育的内容、方法、途径”方面的教研科研课题,撰写相关论文、专著,举办相关学术研讨会。只有这样,才能做好特色品牌文章,才能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具有丰富的、现实可操作的网络运行载体,才能有效引领大学生自由地在新媒体上畅游,使之主动地、自发地、有心有情有趣地学习钻研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助推其真正做到学深悟透、融会贯通、入脑入心。

(二)厚植自主意识,提升学生学习力

我国古代著名教育家孟子提出自求自得的教育思想,他说:“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自得之,则居之安;居之安,则资之深;资之深,则取之左右逢其源。故君子欲其自得之也。”[⑦]他认为,获得高深学问的途径关键是靠自得,只有通过自己钻研,所获得的知识才牢固,才能积蓄得深,才能取之不尽,才能运用自如。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教育是由他人教育和自我教育构成的统一体。只有能够激发学生去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⑧]由此可见,在运用新媒体对大学生进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育的过程中,将大学生朋辈发展成为思想政治教育者,让他们自己动手、自主参与、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定会更深入人心,更能提高学生学习力,获得更令人满意的教育效果。因此,高校应通过“三个激活”来厚植学生的自主意识,发掘学生的学习潜能,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参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育融入新媒体建设的积极性。

1.以“兴趣”激活“自主性”。大学生对新媒体都有浓厚的兴趣,高校应充分利用学生的这一兴趣点来激活其学习的自主性,应将大学生对新媒体的兴趣与利用新媒体对大学生进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很好地结合起来,让学生自主参与依托QQ、微信、微博、公众号等新媒体工具进行其教育的资源建设,进行其教育途径的创新。从网站主页设计、栏目设置、网络的管理与维护直至教育课件的制作,都可充分发挥学生自身的聪明才智。同时,教育者还应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基于新媒体特点及技术因素的微学习、分享学习、互动学习方式,让其在乐学、探究中“自求自得”。从而培养学生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精神和能力,使学生在自主参与过程中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育融入高校新媒体有更深层次的理解。

2.以“争鸣”激活“自主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提倡理论创新和知识创新,鼓励大胆探索,开展平等、健康、活泼和充分说理的学术争鸣,活跃学术空气。”[⑨]因此,高校应利用新媒体引领学生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倡导与鼓励学生开展不同学术观点的争鸣。应在新媒体上设立“学术争鸣”栏目,让学生就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相关的国际和国内形势、校园内外事件、社会热点问题等发表个人的学术观点,展开深入讨论和激辩。通过讨论与争鸣,学生便能求同存异,达成共识,找到学术见解的最大公约数;教育者通过引领学生在新媒体上进行思想理论观点的交锋、辩论,便能助推其自我教育从消极变为积极,从无序变为有序,从自发变为自觉,从无为变成有为。

3.以“激励”激活“自主性”。高校应秉持评价理念科学化、评价过程动态化、评价内容多元化的原则,定期对各院系学生自主参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育融入新媒体建设的情况进行考核评估,建立起相应的激励机制,继而通过培育典型、树立典型、宣传典型、学习典型、表彰典型、推广经验、鞭策后进,营造良好的激励舆论氛围和浓厚的比、学、赶、帮氛围,形成“众人拾柴火焰高”的发展局面,促使大学生将外部的推动力量转化为自我努力的内驱力,不断激发广大学生自主学习的激情和活力。以掀起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育融入高校新媒体建设“学生唱主角”的热潮。

(三)建构管控机制,增强学生免疫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网络安全为人民,网络安全靠人民,维护网络安全是全社会共同责任,需要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广大网民共同参与,共筑网络安全防线。”[⑩]他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又强调,要“加强互联网内容建设,建立网络综合治理体系,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因而高校应加强对新媒体的管控,不断增强学生的免疫力,以利其最大限度地规避新媒体负面舆情风险。

1.实施精细化顶层把控和分级治理。高校应成立由党政领导负责,有关职能部门加盟的新媒体宣传教育领导机构,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育进新媒体纳入校园新媒体建设的总体规划,将新媒体文化纳入校园文化建设的总体格局进行系统谋划部署;应根据新媒体技术的特点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育进新媒体工作的需要,建立相应的管理体制,制定新媒体管理的相关制度,明确党委宣传部门、学生工作部门和技术部门的具体职责,做到职责明确、责任到人。与此同时,高校还应建立并完善新媒体分级治理系统,主要承担整体规划、日常管理、活动策划、资源分配、服务监督、技术支持、信息安全监控与教育、用户数据的收集与统计等职责。高校可建立并完善“四级治理系统”:第一级是学校对校园新媒体进行整体管理;第二级是院系设专人负责本单位的新媒体管理;第三级是各院系以年级为单位的新媒体管理委员会;第四级是以班为单位的新媒体管理小组。管委会和管理小组可聘请学生组成,让其进行自我管理。

2.实施人性化行为约束和思想引领。为有效推进管理与教育、自律与他律的有机结合,高校应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制定人性化的、能让学生心悦诚服的新媒体“乡规民约”,做到以规管人,以理服人,以情动人。旨在用其助推学生增强运用新媒体的政治意识、法治意识、责任意识、自律意识和安全意识,促使学生洁身自好,自觉规范自己的行为;旨在用其引领学生净化思想、深化认识,提高站位,自觉树立良好的新媒体思想道德观念,培养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情操,使自己真正成为新媒体文化中的道德主体,从而切实承担起维护新媒体文化秩序的重任。这样才能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育融入高校新媒体的效益最大化。

3.实施常态化信息监管和教育惩戒。高校分管学生工作的校领导、学工部的负责人、各院系的负责人、学生辅导员等均应建立信息反馈渠道,经常了解学生在新媒体上的思想动态,掌握学生对新媒体的使用情况,善于从新媒体中捕捉信息,并对其进行缜密分析和严密监控,及时从中发现学生中存在的问题,特别是一些苗头性、倾向性的问题。要做到有的放矢地对“问题学生”进行教育惩戒。对查实确有问题的学生,情节较轻者,应对其进行说服教育,给予告诫,且做到早发现、早教育、早提醒、早摸排、早纠正、早解决;若发现有严重违反新媒体道德与法规的,应予以严肃处理,绝不姑息迁就,做到既教育本人,也警示其他学生。

此外,高校应因势利导,充分利用和发挥新媒体的优势和作用,努力营造良好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氛围,克服高校新媒体导致大学生行为主体冷漠的弊端,引导学生注重现实人际交往,学会尊重和关爱他人,不断美化心灵,学会共同生活,牢固树立合作精神,构建互助型的学习关系。从而提高参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育融入新媒体建设的能力,提高克制自己、抵御不良诱惑的能力,形成正确的新媒体观念,真正做到把新媒体作为知识的来源和学习的手段,而不是作为猎取不良信息的渠道。从而切实发挥新媒体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育中的正面效应。

(本文载《社会科学战线》2018年第4期,《新华文摘》论点摘编)

 



基金项目:2017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多维路径研究”(项目批准号:17BKS155)。

[①] 陶丹、张浩达:《新媒体与网络传播》,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年,第3页。

[②] 参见袁楚:《新媒体的碎片化本质》,《互联网天地》2010年第8期。

[③] 郝立杰:《大学生网络交往的理论分析及其伦理调适》,《电化教育研究》2014第10期。

[④] [美]尼葛洛庞蒂:《数字化生存》,胡冰、范海燕译,海口:海南出版社,1997年,第274页。

[⑤]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论述摘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年,第83页。

[⑥]《总体布局统筹各方创新发展 努力把我国建设成为网络强国》,《人民日报》2014年2月28日。

[⑦] 朱熹集注、顾美华标点:《四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第339页。

[⑧] 杜殿坤:《20世纪苏联教育经典译丛:给教师的建议》,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年,第41页。

[⑨] 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6年5月19日。

[⑩] 习近平:《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6年4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