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学生工作    学生活动    正文
栏目导航

学生活动

“守护好一江碧水”生态文明理论和实践成效调研团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三)

碧水映初心,调研见真情。6月30日,湖南理工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守护好一江碧水"生态文明理论与实践调研团深入君山区钱粮湖镇文家湾村和牛奶湖村开展调研。以"碧水话变迁"为主题,通过入户走访、问卷调查等形式,倾听村民讲述水质改善带来的生活变化、生态观念的转变以及对绿色发展的期盼,用脚步丈量洞庭湖畔的生态蝶变,用笔触记录"守护一江碧水"政策给乡村带来的深刻影响。

 

 

调研团首先来到文家湾村进行实地调研。经过实地考察发现该村通过一系列系统性生态治理措施——包括河道清淤工程、垃圾分类回收站建设以及污水处理设施完善等,在建设良好生态环境方面已取得显著成效。调研中村民普遍反映,如今河道水质明显改善,灌溉用水得到保障,沿湖一带景色优美,成为村民休闲娱乐的重要场所。同时,调研团注意到,文家湾村严格执行生态保护政策,禁止捕猎鸟类,规范捕捞行为,这使得当地水域生态逐步恢复,鱼类资源趋于稳定,鸟类种群数量也有所增加。作为君山区最偏远的村庄之一,文家湾村通过生态治理不仅改善了环境,还提升了治安状况,村民满意度大幅提高。村民表示,水质改善为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

 

 

随后,调研团转战牛奶湖村。这里曾是传统农业村,近年来通过“守护一江碧水”政策推动,生态环境显著改善。退休村民邓爷爷回忆:“以前工厂排污严重,河水浑浊,现在治理后清澈多了。”当地关停污染企业,整治污水排放,实施鱼塘填平、水渠硬化等措施,使村庄重现碧水蓝天。在产业发展上,牛奶湖村推广“稻虾共作”循环农业模式,既提高土地利用率,又通过生态种养提升农产品品质,实现经济和生态双赢。除此之外,调研团经一位司机村民介绍了解到,政策实施后,牛奶湖村的废弃水沟得到了整治,耕地资源利用率提高,灌溉设施也有所完善。村民们对生态治理成果表示满意,同时也期待进一步提升粮食价格,增加农民收入,让生态红利更好地惠及民生。

 

 

  此次调研活动不仅让大家深刻体会到了"守护一江碧水"政策带来的生态红利,更见证了基层群众生态保护意识的显著提升。当落日的余晖洒在洞庭湖面,调研团成员们站在焕然一新的村道上,真切感受到生态文明建设给乡村带来的深刻变革。此次调研不仅记录了文家湾村和牛奶湖村的生态蝶变,更深刻诠释了绿色发展理念的实践价值。调研团将以此为契机,持续发挥高校智库作用,为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贡献青春力量,让一江碧水永远滋养这片希望的田野,让乡村振兴的绿色篇章在新时代续写辉煌!

(责编/魏嘉琦 初审/张晋超 终审/黄剑)